首页 > 专题导览 > 农居抗震 > 房屋抗震现状 > 正文
房屋抗震现状介绍七 石砌结构房屋抗震现状简介
发布时间:2020年02月27日 阅读次数:2529
分享到:
来源:网络转载或收集
【字体:

石结构房屋以其造价低廉,取材方便,抗风耐湿,耐腐蚀性好等优点而受到沿海居民的青睐,是沿海地区普通人家所常采用的民居形式之一。

一、石砌结构房屋的突出特点

主要以石墙承重,不仅墙体、门窗用石材,屋顶、梁柱、楼梯等几乎所有的建筑构件都用石材制作,木、瓦、土等其它建筑材料相对较少,而且大多建筑石材皆为粗加工,平面布局也较为随意简单。传统的房屋类型主要分布在闽南的泉州、漳州地区,以惠安为中心,崇武古城是其杰出代表。

二、石砌结构房屋的分类

按墙体所采用的石材可分为料石和毛石房屋;按承重方式可分为横墙承重、纵墙承重和纵横墙混合承重;按楼屋盖可分为石木结构和石板楼屋盖结构,少量采用石混(钢筋混凝土楼屋盖)结构。

三、石砌结构房屋现状

从调查情况来看,现存农村石砌结构房屋基本上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前,多为1-3层,一般无正规设计,无设防情况,基本无抗震构造措施,施工工艺不规范,存在着众多抗震不利的缺陷。在中强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石梁、石板断裂或石墙外闪等破坏,危及人身安全。

四、石砌结构房屋的震害特征主要有

(1)墙体中部的“X”形或斜裂缝

水平地震作用使石砌体房屋中的墙体受剪、受弯。当与水平地震作用方向平行的墙肢截面高宽比接近1时,墙体以剪切变形为主;在剪力和竖向压力作用下,墙内主拉应力超出砌体强度时,墙体出现斜裂缝;由于地震的反复作用,两个方向的斜裂缝交叉呈“X”。

(2)纵横墙连接处的破坏

纵横墙的连接是石砌结构房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。砌筑时以直槎或马牙槎连接墙体,地震时纵横墙相互作用,在交接处产生竖向裂缝。

(3)墙体内外层砌块脱离坠落

有些石砌结构房屋的墙体较厚,内外层石砌块不能咬槎砌筑,且粘结材料连接性能差,墙体内外层砌块相互脱离,形成两张皮,地震作用下其中一层砌块发生外倾坠落现象。

(4)整体倒塌

地震中,少量石砌结构房屋发生整体倒塌的主要原因是:石料级配不良,外形极不规则;纵横墙交接处无有效连接,整体性差;粘结材料强度不足,且接缝过厚;把大块的石头置于墙体顶部,造成墙体头重脚轻。

五、农村石砌结构房屋最常见、最普遍存在的抗震不利现象:

(1)石砌墙体整体性与稳定性差

现存石砌结构农居所用石材与砌筑方式五花八门。有用规整条石或料石垒砌、有用稍经加工的块石堆砌、也有用未经任何加工的乱毛石或河卵石浆砌的,条石墙体多数采用干砌垫片甩浆法砌筑,而不规整的块石、毛石或卵石墙体则多用座浆法。加上墙体开门窗洞口等原因,造成石砌墙体的整体性差。

此外,由于部分石砌墙体无设置圈梁,顶部与中部缺乏必要的横向连接,墙体高宽比偏大,稳定性差。

(2)石砌结构房屋连接性能差

现有石砌结构房屋的楼板多数是采用条石板材铺设,石板跨度较大、其与墙体搭接长度有限、且无有效的固定措施;墙体与墙体之间也无有效的连接措施,甚至存在纵横墙采用不同的材料、分别砌筑的方式,因此石砌结构房屋的整体刚度较差。

墙体材料不同且分别砌筑,墙体及楼板间连接差

(3)材料本身抗拉性能差

石材本身存在抗拉性能低的特点。我省现存石砌结构房屋中楼板、阳台挑梁、楼梯踏板等受拉或受弯构件多数仍然使用石材,而且跨度都较大,在突发荷载作用下有发生突然断裂的危险。

(4)上下结构类型不一致

我省部分农村民居在原有一层的石砌结构房屋上加建二、三层,加建的房屋结构类型采用局部带框架柱的现浇砖混结构、或是空斗墙体结构。而且加建的房屋直接在原有的石楼板和石梁上施工,二层混凝土柱体与底层石梁石板间未采取任何连接措施,其荷载也直接作用在底层石结构上,增加了石梁的荷载;此外加层的石砌结构房屋因上下结构类型不一致,上下刚度差别较大,其变形也不协调,在地震作用下,可能出现严重破坏。

本站部份信息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。